地名文化 当前位置:地名文化 >> 爪营乡地名文化
爪营乡地名文化
发布日期:2014年06月20日   来源:原创  作者:兰考县区划地名办


位于兰考县境西部部,距县城12公里。南靠引黄总干渠,与城关乡接壤,西邻东坝头乡,北连谷营乡,东与红庙镇、堌阳镇交界。乡人民政府驻爪营故名。全乡总面积39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39986亩。人口32947,,786户,有回族、满族等兄弟民族85人。下辖爪营一、爪营二、爪营三、爪营四、曹庄、栗庄东、栗庄西、齐场、东程庄、卜场、黄窑、朱场、程场、贾寨、樊寨15个村民委员会,16个自然村。1949年建爪营乡,1958年成立爪营人民公社,1975年北部析出,1984年改乡。境内地势平坦,兰东干渠、兰考干渠、高底河呈东西流向,横贯其境,可供排灌。土壤多为青沙地,农业以种植小麦、花生、玉米为主。林果业有苹果、葡萄、梨等果园1000多亩。境内有工业园、养殖场、安装公司等,产业以商贸、运输、加工、饮食服务为主。有初中2所,22个班级,小学15所,79个班级。另有文化站、广播站、敬老院、卫生院、卫生诊所等。国道220线、兰油公路经过境内。

爪营
在爪营乡中部,县城东北12公里处,兰菏公路西侧。据传,清代名“瓜子营”,因当地居民以种瓜营生而得名。后因河务官在呈报文书中误将“瓜”写成“爪”,经皇帝御批呈今名。爪营乡政府、爪营一、二、三、四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南北主街与东西主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,村南新辟东西街一条,乡政府、供销社、税务所等乡直机关设该街两侧,人口11986,其中有回族35人,耕地13626亩。农产品有小麦、棉花、花生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机修、电焊、木器加工、糖烟酒销售等。每月逢农历五有会,每日有集,村中有中学3所,15个班级,小学4所,40班。有卫生院1所,卫生诊所8所,兽医诊所1所。

苏庄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1.2公里,兰菏公路西侧。清乾隆年间,苏姓最早从山东柳园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。属爪营村委会。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,人口711,汉族,耕地812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部分村民兼有榨油、木工、糖烟酒销售等。村东北有敬老院1所。

新庄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.4公里。1984年部分村民从爪营二村迁出建村,故定名新村。属爪营二村委会。东西主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矩形”,人口143,汉族,耕地155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。

栗庄
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.2公里,兰菏公路西侧。据传,栗姓最早迁此建村,名栗庄,后与岳庄、家庙三村合并,因栗姓人多,仍称栗庄。栗庄东、西村委会驻地。东西主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3872,汉族,耕地4292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运输、建筑等。村内设有小学2所,10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2所,兽医诊所2所。

樊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.3公里,黄河大堤南侧。据传,邱姓先迁此建村,名邱庄,后围村建土寨,设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门。因邱(音同丘)字有不详之意,故以村内多姓樊字定村名,清宣统年间(1909——1912年)二次建寨,建国后寨废。樊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东西主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,人口2209,汉族,耕地2289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木器加工、榨油、家电维修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2所,兽医诊所1所。

沈步口
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. 2公里,黄河大堤南侧。清咸丰年间,沈姓从今长胜迁现址大堤马路嘴(当地群众称步口)两侧建村,故名沈步口,属樊寨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东西主街与南北街相交,聚落呈“T”形,人口332,汉族,耕地296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运输、建筑、烟酒销售等。村有卫生诊所所。

黄窑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.2公里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此地为黄河滩地。有一土窑,何姓迁此建村,取名何窑,后黄姓迁此以烧窑为生,因黄姓人多,故改村名为黄窑。黄窑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东西主街与南北街十字相交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1428,汉族,耕地2647亩,农产品有棉花、小麦、花生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运输、代销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1所。

齐场
在乡政府驻地东3.5公里。据传,岳姓迁此落户,建村取名岳寨,邵姓迁岳寨村东,取名邵岗。清乾隆年间,奇姓迁岳寨西,买地建村种田,三村之间空闲地均为齐姓场地,其他各姓也逐渐迁齐姓场地落户为齐姓种地,取村名齐场。后三村连成一片定名齐场。齐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,兼有楼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2833,汉族,耕地3372亩,农产品有棉花、小麦、花生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榨油、运输、轧花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10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1所,兽医诊所1所。

卜场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.5公里。据传,清康熙年间,此地原为一场地。后卜姓迁此建村,故取名卜场。卜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南北主街与东西街相交呈“T”字形,聚落南北长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647,汉族,耕地1132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运输、代销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和兽医诊所各1所。

贾寨
在乡政府驻地西2.7公里。东干渠北侧,据传,贾姓最早迁现黄河大堤北建村,起村名贾寨,清咸丰年间,因黄河水患,贾姓又迁今址建村,仍沿用贾寨,贾寨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三角形”,人口1030,汉族,耕地1167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轧花、运输、酱醋制作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。

曹庄
在乡政府驻地北0.7公里。清乾隆年间,曹姓迁此建村,以姓定村名,取名曹庄。曹庄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T”字形。人口1106,汉族,耕地995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木器加工、机修、代销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1所。

朱场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2.5公里,兰菏公路西侧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一商人在此养猪、办猪场,后朱姓迁此建村,改猪场为朱场故名。朱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,人口1969,汉族,耕地3045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机修、运输、水泥预制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10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3所,兽医诊所2所。

小曹场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2.5公里,兰菏公路北侧。曹姓最早迁此建村,村周围多为场地名曹场,因村庄小,故名小曹场。属朱场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南北向,聚落呈“矩形”,人口524,汉族,耕地617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代销、运输等。

前程场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3.6公里。据传,清乾隆年间,程姓在此买地做场后,程姓及佃户迁此落户建村,故名程场,后在该村北建新村,名后程场,故该村名前程场。程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1846,汉族,耕地1984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建筑、代销、运输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10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1所。

后程场
在乡政府驻地西南3.5公里。兰东干渠南侧,清乾隆年间,程姓在此买场地建村,故名程场,后部分程姓自程场迁出在该村北建新村,故名后程场,故该村名前程场。属程场村委会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该村东西长,聚落呈“长方形”,人口561,汉族,耕地822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木器加工、代销等。

程庄
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.2公里。清乾隆年间,程姓从今仪封乡东岗头迁此建村,以姓取村名。程场村委会驻地。村舍多砖木结构坡顶式瓦房。主街东西向,聚落呈“椭圆形”,人口1710,汉族,耕地2610亩,农产品有小麦、花生、棉花。部分村民兼有粮食加工、修配、屠宰、水泥预制等。村内设有小学1所,5个班,村有卫生诊所2所。



版权所有 兰考县区划地名网 主办单位:兰考县民政局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 地址:河南省兰考县兰阳街道裕禄大道210号 豫ICP备14009008号
技术支持:鹏雅网络 豫ICP备14009008号-3